浙江大湾区时代来临,产业发展机遇都在哪儿?

2018-08-01 1963次

7月30日上午,省政府召开全省大湾区建设推进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举行了中节能、紫光集团等一批大湾区建设标志性项目的签约仪式。

“湾区经济”是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计划,成为国家重要发展区域之后,湾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成为我国一流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作为经济大省的浙江,也已经开始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战略。“浙江经济发展到了今天,需要有一个更高层级的顶层设计来打破旧有的坛坛罐罐。”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综合处处长潘毅刚认为,湾区就是目前看来最好的顶层设计,发展湾区经济,浙江正当其时。

浙江大湾区的应运而生,无疑将给城市带来新一轮的强势发展,也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目标:世界级大湾区,2022年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元以上

浙江大湾区建设的总目标是“打造成为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具体目标是建设“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到2022年,湾区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元以上,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47%以上;到2035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最为成熟、最有代表性的三大湾区,而粤港澳是我国第一大湾区,通过与以上四大湾区的对比,可以发现,虽然浙江大湾区经济总量接近国际水平(旧金山0.76万亿美元),但人均水平、三产占比仍相差甚远。

浙江大湾区要成为新的世界级湾区,或许还要走很长的路…

image.png

 

二、城市格局:以环杭州湾经济区为核心,杭州、宁波为主引擎

浙江大湾区将分为“一环、一带、一通道”,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

image.png


具体来看,大湾区的重点是在环杭州湾经济区。环杭州湾城市中浙江省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六市,陆域面积近4.5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4%。常住人口3129万,其中杭州947万、宁波801万,二者占到56%,GDP也遥遥领先,杭州、宁波当之无愧成为主引擎。

浙江大湾区的主要产业有金融、互联网,但各市发展不一。杭州三产占比最高,主要产业有电子商务、旅游休闲、金融等比较发达。湖州二产、三产占比相当,其余四市目前依然是二产主导,产业待转型升级

image.png

image.png

从经济、人口、产业结构等指标来看,环杭州湾经济区六市中,杭州、宁波人口和GDP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上,二产主导城市较多,因此在杭州、宁波的引擎下,产业开始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浙江大湾区建设。


三、从空间格局看大湾区发展机遇在哪里?

环杭州湾经济区是浙江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区”的空间格局。

“一港”:高水平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创自由贸易港。

“两极”:增强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环杭州湾经济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联动发展。

“三廊”:加快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嘉兴G60科创大走廊。

“四区”:谋划打造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

其中具体落点的“三廊”和“四区”现状和规划如何?通过下表可知。


image.png

image.png


可以看出,浙江大湾区规划出台后,环杭州湾经济区发展如火如荼,城西科创大走廊、G60科创大走廊在原有发展基础上注入新的活力,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建设,将推动宁波的产业创新和提升。“四区”作为一个整体第一次“亮相”,也将紧密联系,发挥长板,补齐短板,在推进过程中,杭州江东新区将在科研、高端产业发展、对外开放、体制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四、发现机遇,面向未来

在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发改委承办的浙江省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推介会上,推出了120个总投资约1.5万亿元的项目。其中PPP项目32个,总投资4230亿元;产业项目88个,总投资1.1万亿元。项目涵盖能源交通、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方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谁能发现机遇,把握时代,谁就将成为新时代的佼佼者。





关注安通公众号 更多资讯等你来看!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