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引强太费力?何为“瞪羚企业”?

2017-11-21 1043次

跨越死亡谷,奋勇向前!创业时代谁有机会胜出?


瞪羚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十种动物之一,体型小但反应敏捷,即使在猛兽的追逐下,也往往能绝境求生!


“瞪羚企业”则是指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进入高速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自2003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率先实施“瞪羚计划”,2010年后多个高新区和地方政府出台并实施了支持瞪羚企业的相关政策,2014年以后,又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


时针转向2017,我国高新区的瞪羚数量增加到了多少?哪些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会脱颖而出?哪些有望继续成长为“独角兽”?哪些地区会成为创新高地?哪些行业最具创新活力?投资人、高新区政府、创业服务机构都在关心的问题,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11月3日,《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公开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达到2576家,较上一年增长491家。


从分布上来看,2576家瞪羚企业分布在132个高新区。中关村以650家的成绩高居榜首,后面依次是上海张江的271家、深圳117家、广州111家、苏州工业园区82家、杭州74家、武汉东湖73家、西安56家、成都55家,天津54家,这十家高新区的瞪羚企业数总数占总量的半数之多


在行业上,瞪羚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其中,制造业的瞪羚企业1346家,占据了半壁江山;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瞪羚企业数量788家,占总数的30.6%。


为什么要关注这些高新区的瞪羚企业呢?


首先,政府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而“瞪羚企业”每年可能以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速发展、且创新能力强、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常常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


而瞪羚企业的出现与区域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我国高新区由于产业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瞪羚企业’的出现和生长。这也是“瞪羚企业”的研究聚焦高新区的原因。


从数据上看,2016年,瞪羚企业群体以占高新区入统企业2.75%的数量,贡献了高新区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加额的28%


而且,瞪羚企业群体营业收入增长率是高新区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率的8倍,技术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分别占其营业收入的29%45%


从整体的表现来看,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业绩表现远超高新区全部平均水平;而且在这几年的发展中,瞪羚企业越来越集约化、国际化、轻资产化、员工高素质化以及科技活跃化。


所以,各大高新区不妨转变思路,从自身着手,积极申报和培育更有发展潜力的瞪羚企业。


虽然,从短时间看瞪羚企业带来的贡献无法与大企业相比,未来发展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企业都经历了初创阶段,步入快速成长期,具有相当强的抗风险能力,且都处于新兴行业若是能够在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和资金链支持下发展,还是有机会成长为大品牌的,甚至可以为园区直接带出一个主导产业来。


况且,瞪羚企业对政府扶持的渴求要比大型企业更为强烈,相比于挖角大企业难度要低不少,而且这样的企业对地方的归属感也更强。


让“瞪羚成群” 

关注安通公众号 更多资讯等你来看!

推荐资源